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
STEM视域下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视频和讲稿

开展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是当下中小学开展科技探究活动的主要途径, STEM理念与科技教育之间有诸多相通,形成了共同的教育生长点。一方面STEM课程需要综合各学科和社会各种资源,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STEM课程的开发,内容丰富,实施形式多样,具有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特点。此外,我国政府尚未把校本课程和STEM课程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限制,因此,STEM课程从开发到评估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非常适合作为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进行实施。


1.基于STEM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
STEM 理念以一种开放、跨学科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强调以项目、活动、工程设计为核心,能有效促进科技教育目标的达成。基于STEM理念进行小学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应重点把握以下五个要素:


1.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STEM科技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理论及活动支撑。科技教育通常开展学生参与性强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体验学习过程,发现科技学习的乐趣,提升探究兴趣。在科技教育的教学组织中,教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方式,优选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评价,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探究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1.2基于真实问题或生活情景
STEM 教学是基于现实情境的,需要学习者置身于真实、非良构的学习任务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真实项目的过程,问题或项目构成了驱动学习的核心。因此,学习任务一定要放在特定情境中呈现,把情景中的问题转化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项目中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3凸显跨学科或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STEM 课程最重要的核心特征。STEM 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不再将重点落在某个特定学科或者过于关注学科界限,而是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的解决上。强调跨越学科界限,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整体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STEM课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评估自身的兴趣点、经验和才能,通过基于现实的项目,在深度和广度上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1.4强调工程实践
STEM 强调工程实践,科技教育课程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聚焦工程实践,提高学生对STEM的兴趣与参与。基于STEM的科技教育要强化工程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按照科学规律创新设计,选择优化材料,基于证据更新设计;引导学生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视角思考解决方案在真实情境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严谨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科学规律,培养学生向真实生活迁移的工程理念。


1.5关注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STEM 教育要求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合作”和“对话”两个要素,让学生以小组为合作组织,收集和分析学习材料。基于STEM 理念的科技教育活动,积极提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强小组内的对话与交流。常采用基于问题、项目、工程设计等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进行小组分工与合作的探究以及工程设计活动。


以上就是个人对基于STEM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认识,是对建设系统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展青少年科技探究活动的一个思考。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