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进校园,校园气象惠民生。学校是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校园气象文化建设的品质与高度决定了气象科普教育发展的深度。
早在20世纪90年代,湖州市德清县的洛舍中心校就建有“学校气象科普教育陈列室”,陈列着历届学生气象科技活动的照片,以及长期气象观测资料;新世纪初,舟山市秀山小学也建有红领巾气象站展示室,展示了学校多年来活动的全过程。杭州市留下小学、湖州市爱山小学、嘉兴市崇德小学、金华市浦江杭平小学、义乌廿三里二小、温州市第23中学、瓯海区丽岙二小、平阳县榆垟中心校、苍南中学等学校,都分别建有气象科普长廊、气象科普教室等校园气象科普文化设施。
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学校历来重视校园气象文化建设。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浙江省校园气象文化向着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杭州市长阳小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从09年建校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气象科普教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机融合,走出一条属于他们独特的气象科普之路。
1. 馆站结合,打造气象科普教育多维空间
长阳小学不仅有标准的气象观测场,还自主设计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四季为板块的气象科普馆,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
序厅、气象员工作室:让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发布链接实践与研究
在气象馆的左侧有一个气象员工作室,序厅的大屏上,显示的是杭州预报数据和长阳本站数据,呈现了气象预报与实地数据的联系与不同。
四季展厅:用儿童视角创设场域文化链接学习与生活
展厅以四季为板块,场内的展板呈现出二十四节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墙绘与动画的结合展现杭州十景与季节的渊源;互动展项、多媒体互动设备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气与疾病防控等多维学习资源,全力打造全科、全景、全真学习空间。
互动教学厅:主题教学建构气象课堂链接课程与未来
互动教学厅可以进行个体、小组、班级乃至年级不同层面的气象探索研究。
2.依托场馆,开发气象科普教育特色课程
长阳小学以国家课程小学科学为基点,从关注气象知识普及的1.0版本到关注学生气象科普素养、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2.0版本。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开展一二年级普及性课程,三~六年级的拓展性课程等。让孩子在真实问题解决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养。
2. 特色活动,夯实气象科普教育软性实力
长阳小学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把气象科普与学校特色品牌打造相结合,将气象活动有机融入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如: 3.23世界气象日,5.23学校开馆日,学校都会量身定制属于长阳小学自己的气象节。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气象科普的积极作用,提升人们关注自然、热爱生活、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与意识,他们还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下面就让长阳小学孙慧敏校长谈一谈学校后续的发展吧!
孙校长:
1.以场馆学习为例,开展跨学科学习,创建气象学习新模式
2019—2020年,长阳小学在杭州市规划课题《场馆学习:基于气象馆的跨学科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引领下,以气象馆为载体,以学科融合为路径,以合作探究为方式,开发了学生工作室、项目俱乐部、选学超市等多种学习空间,学生在期间体验“操作手册”式、“私人订制”式、“调查问卷”式、“情境再现”式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建了气象学习的新模式。
2.以MEL为主题,设计项目式学习,构建气象学习资源库
在上一课题的持续带动下,2020年,长阳小学新立项的杭州市教研课题《基于MEL的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的实践探索》课题项目已正式启动,根据三上《天气》单元的风、降水、气温、云四要素设计项目式学习,丰富气象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3.以STEAM立体农场为基地,协同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气象科普新发展
2020年学校已启动STEAM立体农场项目,该项目主要定位于STEAM教育理念,以校园绿茵农场为原型,通过对植物的探究、立体农场的搭建,设计一整套包括光照、灌溉等可持续功能的校园立体农场生态系统,融合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应用,开展“校园智慧造物”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项目。
4.以气象科普为圆心,普惠周边居民,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长阳小学在历经10年的气象科普之路上,2020年将在拱墅区科协组织下的新项目《长阳绿茵小小农场,科普实践大学问》的引领下,不断拾级而上,服务学生的同时也普惠周边居民。此外,还将利用气象周、科普节等形式丰富的活动,以宣传、体验为主,切切实实为百姓宣传气象科普知识,促进学校科普品牌建设。
长阳小学气象科普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气象的绿茵少年,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个校园气象辅导员,如:全国校园气象科普优秀校长、全国校园气象科普优秀辅导员、全国校园气象示范校的殊荣都花落长阳。学校气象科普馆,是全国第一个校级气象科普馆,主题鲜明、线条清晰,气象科普教育效果明显。
像这样的校级气象科普馆,浙江省将陆续诞生,如:浙江省杭州钱塘新区的新围小学气象科普馆的场地已经规划落实,资金筹备陆续到位,科普馆的主题经过多轮研究探讨已基本确定并完成了第一轮设计图纸的绘制,科普馆建设有望在2020年动工。我们相信,浙江省的校园气象文化的发展在一代又一代的气象科普人的共同努力下将迎来一个繁盛的新时期!